1945年5月9日零時,納粹德國軍方和蘇聯紅軍代表於前一天傍晚簽署的德軍無條件投降書正式生效,進行了5年又8個多月的二戰歐洲戰事至此畫下句點。

值得注意的是,盟國原本同意以5月9日當天為「歐洲勝利日」(V-E day),但迫不及待的西方記者率先走漏德國投降的消息,西歐和美國民眾8日即提前慶祝,後來西方國家遂以8日為歐洲勝利日,蘇聯(及其解體之後的俄羅斯)和東歐各國則以9日作為戰勝納粹德國紀念日。

if (typeof(ONEAD) !== "undefined"){ONEAD.cmd = ONEAD.cmd || [];ONEAD.cmd.push(function(){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對俄羅斯人來說,5月9日是偉大且重要的日子,為了打贏納粹德國,他們付出極其沉重的代價。按俄羅斯官方統計,當年抵抗入侵,蘇聯軍民犧牲人數達2660萬之多,其中俄羅斯人占大部分。從蘇聯時代到今天的俄羅斯,5月9日一直被當作「衛國戰爭勝利日」來隆重紀念。

2005年5月9日,莫斯科舉行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閱兵,包括美國總統布希在內的60多個國家元首出席。2010年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美軍、英軍等當年盟國的軍隊還破天荒獲邀派出隊伍,參加紅場的閱兵式。今年5月9日勝利70周年的閱兵典禮(見圖,新華社),俄羅斯照例發出邀請,但西方各國大多不參加,原因無他,俄羅斯在去年3月併吞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並以武力支持烏國東部俄裔分離勢力與烏克蘭政府對抗,惹惱了西方。

史學家皆認定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點燃二戰歐洲戰火,然而納粹擴張侵略卻始於1938年3月和1939年3月先後併吞奧地利、捷克。兼併奧地利,因兩國同文同種;捷克則因境內「蘇台德地區」住著許多德裔同胞,希特勒好不容易在慕尼黑會議徵得英、法兩國首肯,讓蘇台德地區得以畫歸德國,但德軍進占該地後,順便把整個捷克也給占領。

70多年後,俄羅斯介入烏克蘭國內衝突,也是為了烏國境內所住的俄裔同胞,今天莫斯科隆重紀念戰勝納粹,是否想過它現在的所作所為,與當年的納粹有幾分神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ginayul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