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18日上午,大約200名學生不顧戒嚴令,在韓國西南部光州市全南大學校門前聚集示威,要求撤銷戒嚴,恢復國家民主制度。學生們沒有料到的是,這場抗議活動會演變成韓國當代史上一齣血腥悲劇。

示威學生與部署在學校的士兵發生衝突,並蔓延至光州市中心,隨著學生和民眾增多,韓軍特戰司令部派空降部隊前去鎮壓,一名路過的無辜聾啞學生遭士兵用棍棒打死,引發群情激憤。

if (typeof(ONEAD) !== "undefined"){ONEAD.cmd = ONEAD.cmd || [];ONEAD.cmd.push(function(){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隨著對峙升高,軍警和民眾衝突趨於激烈。20日,逾20萬光州市民湧入市中心,占領市政府。21日下午,配發實彈的特戰部隊開始朝街頭群眾開槍,帶頭的人紛紛被射殺。面對軍隊開火,部分群眾用奪自軍警的槍枝還擊。軍隊撤至市郊,切斷光州對外交通和通訊聯繫。26日清晨5點,軍隊在坦克前導下進入市區,27日清晨4點,空降部隊展開殺戮和鎮壓,將負隅頑抗群眾和學生悉數格殺,光州事件至此落幕。

光州事件前,掌權逾17年的軍事強人朴正熙(今朴槿惠總統之父)於1979年10月26日被韓國中央情報部部長金載圭槍殺身亡,繼任的崔圭夏宣布在全國大範圍實施戒嚴,韓國民眾好不容易擺脫朴正熙的獨裁統治,各地民主抗爭活動一波接一波。12月12日,保安司令全斗煥發動政變,奪取軍政大權,架空崔圭夏。隔年5月17日,即光州抗爭前夕,全斗煥宣布全面擴大戒嚴,禁止所有政治活動,同時逮捕金大中、金泳三等反對派領袖。而光州學生不甩戒嚴令,全斗煥意圖藉由鎮壓,以達殺雞儆猴之效。

光州事件究竟死了多少人,從官方的不到200人至民間傳說的2000人,迄無定論。但這場抗爭影響深遠,全斗煥靠武力鞏固權位,後來更逼退崔圭夏當上總統,但他執政的道德性和正當性蕩然無存。爭民主、反軍人干政的理念逐漸在韓國民眾間擴大發酵,最終使民主制度得到落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ginayul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