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以筆見證台灣人特殊的開放與熱情,讓善意持續滾動善意!」作家劉克襄三年來走訪台灣各地,見證常民社會中小人物的人情溫暖,寫成60篇故事,出版《兩天半的麵店》一書,昨(8日)新書發表會上,他暢談創作故事和台灣特殊風景。
「台灣人被喜歡的最大公約數是什麼?」劉克襄說,常年在各地旅行,接觸各地的風物難免會想,經歷三、四百年的族群融合,台灣人到底有什麼樣的性格?「我發現台灣人背負著國際地位孤立的壓力,特別容易接納外人,懷抱熱情、努力打拚,要向外界證明自己的存在和美好。」
if (typeof(ONEAD) !== "undefined"){ONEAD.cmd = ONEAD.cmd || [];ONEAD.cmd.push(function(){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池上小麵館看見平凡
書名《兩天半的麵店》來自劉克襄某次走訪台東池上,偶然進入一間名叫「甘盛堂」的麵店用餐,店裡販售以在來米手作的麵條,一星期只營業兩天半,每天推出限量50碗,目的在推廣少油少鹽、口感純粹的麵食。
那次,劉克襄在池上待四天三夜,連著兩天前往用餐,攀談後才知道老闆有兩人,是妻舅關係,各自換過肝、腎,因此從高雄到池上養病,順便推廣健康飲食,「我認為他們正好代表台灣社會的平凡人,因為知道人生時間不多了,接下來都是盈餘,因此即使做出口碑,還是堅持品質,營業兩天半就已足夠。」
獨立書店的各種可能
除了關注在地的健康食材小店,劉克襄也關注城市中的文化風景,他寫下位在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的獨立書店「小間書菜」,它結合了二手書販賣與小農作物展售,店內經常擺著放養雞蛋、現採玉米、芭蕉、黃瓜、空心菜等蔬果,還能用書籍交換農產品。
「獨立書店是台灣出版的希望!」劉克襄解釋,獨立書店能從連鎖書店中突圍,容許年輕作家發表作品,是很重要的平台。另外,獨立書店各自結合美食、咖啡與閱讀推廣,經營方式各異,「就像過去存在街頭巷尾的柑仔店,對社區來說有很大的可能性。」
「寫慣大山大水,這次寫人我覺得頗有難度。」現年58歲的劉克襄長年關注人與環境議題,以自然觀察書寫著稱,曾發表《台灣鳥類研究開拓史》、《台灣舊路踏查記》等書,近年他深入台灣社會,描寫各地旅行見聞與市井生活。
故事還會繼續寫下去
「這些故事不會隨著文章結束而終止,我與書中很多人成為朋友,大家也各自在崗位上努力生活。」劉克襄說,自己見證過堅守廢棄的泰安車站十年不變的站長,以及隻身前往高山教棒球的職棒退役好手,未來還要繼續寫下台灣的故事,目前正著手進行故鄉台中的城市人文風景與文化論述。
- May 16 Sat 2015 08:23
劉克襄一碗麵 看見台灣人情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