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府日前宣布將收回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用地,據了解,市府已著手規畫將這塊地和士林紙廠、小西街、新光紡織等廠址,列為「士林再生計畫」中的再生潛力區,再生計畫有溼地公園、中繼住宅和交通轉運站等,透過都市計畫變更、公私協力,幫助老士林再發展。

士紙新紡 開發鬥陣來

if (typeof(ONEAD) !== "undefined"){ONEAD.cmd = ONEAD.cmd || [];ONEAD.cmd.push(function(){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士林再生計畫的範圍約285公頃,大致在捷運劍潭及士林站間,基隆河、外雙溪所圍的三角地帶,有故宮、士林官邸、兒童新樂園,還有今年底將完工的台北藝術中心,是台北市重要的觀光廊帶,每年有上千萬造訪人次,副市長林欽榮形容「這裡非常heavy、heavy、heavy(指負擔沉重)」,必須利用現有資源,做大結構調節。

都發局盤點土地資源,選定基河路、中正路一帶共6處再生潛力區面積近20公頃,包括市有地「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小西街」、「士林官邸北側住宅區」;及士林紙廠、新光紡織和萬寶紡織等沉寂多時的民間開發案。市府接下來將邀業者討論,希望以公有地帶動民間加速開發,市府也能利用變更都市計畫的回饋地蓋公共住宅或公共設施。

林欽榮表示,當地一天有100多台大巴士「流竄」;若新光紡織願開發中正、基河路口4.8公頃的土地,市府就能利用約2公頃的回饋地設置「士林轉運站」調度,舒緩當地擁擠的交通,甚至分擔台北車站的車流。

更新後港墘 蓋中繼宅

再生計畫的另一重點,是帶動「後港墘」地區更新;位於基隆河東側、承德路西側的這塊區域,有許多4至6層公寓,屋齡已30、40年,將面臨改建議題。市府打算用最近的小西街市有地,和士紙未來的回饋地蓋中繼住宅,以促成民間都更。

另一塊位於士林官邸北側的潛力基地,是1.08公頃的市有地;市府計畫以設定地上權方式開發,但用途還未決定。萬寶紡織在中山北路0.83公頃的土地,多年前有意變更為商業區,市府也希望鼓勵業者重新提案。

士林再生計畫也包含水岸環境整理,包括設置親水自行車道、人行道,未來交通局也可能跟業者洽談,開發到三角渡碼頭的藍色公路。陸地則規畫3條綠色景觀廊道,包括劍潭路、承德路到士商路,和現有的中山北路,以提供行人和自行車舒適的活動空間。

劍潭中心 改建溼地公園房地產業者估:變更商業用地 開發利益1200億後港墘再生 居民盼公辦都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ginayul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